大同2020年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和用地四大结构调整,落实污染减排措施,削减排放总量,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国家考核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即PM2.5年均浓度值和优良天数,大同市在山西排名第一,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大同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大同市空气中,PM2.5浓度为31μg/m3,与2019年相比下降3.1%;PM10浓度为70μg/m3,与2019年相比下降4.1%;SO2浓度为29μg/m3,与2019年相比下降3.3%;NO2浓度为32μg/m3,与2019年相比下降5.9%;CO浓度为2.9mg/m3,与2019年相比下降3.3%;O3浓度为150μg/m3,与2019年相比上升2.0%,综合指数4.83,与2019年相比下降2.8%。尽管不利气象状况频发,特别是受沙尘暴影响的天数达20天,比上年增加9天的情况下,优良天数达到315天,优良比例86.1%,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任务。
2020年,大同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针对各类烟尘、扬尘以及二氧化硫污染对颗粒物浓度影响突出的问题,采取多项措施,针对性解决。
大同持续开展“散乱污”综合整治工作,对排查出的36家企业按规定全部取缔。积极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锅炉综合整治。
在落实污染物减排方面,大同加强了扬尘管理。除加大施工工地、道路、建成区重点地段等的扬尘污染防治外,加强了对车辆等移动源管理。
利用12369环保热线和12345市长热线两个平台,大同加大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处办力度,同时发挥政府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构筑生态环境保护群防群治网络,织就严密的“网格巡防网”。
对于二氧化硫浓度偏高这个“老难题”,大同对全市10个县区全部完成了“禁煤区”划定,积极开展散煤“清零”专项整治,实施清洁取暖改造。2020年全市共完成清洁取暖替代13.0488万户。
此外,大同认真落实重污染天气工业污染源减排。秋冬防以来,大同全市核查企业580家,每天减排颗粒物约47.6吨、二氧化硫约14.7吨、氮氧化物约19.7吨、VOCs约5.7吨。与10家燃煤电厂落实协商减排措施,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5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4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