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众环网! 众环网APP 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

010-86399691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黎城县漳北渠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发布时间:2018-05-07 22:59:36 分类:新闻资讯 问卷调查
翼城县晋能燃气有限公司建设县城集中供气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设施

一、建设项目概况

黎城县漳北渠水电站位于位于黎城县西仵乡西水洋村西北500m处,1975年开始建设,1980年正式发电,装机4×500kW,发电量450万kWh,由拦河坝、引水渠、压力管道及发电站厂房组成,水电站等别为Ⅴ等,属小(2)型水电站。该电站建成投产运行几十余年来,给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电力能源,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由于机组设备老化,效率下降,电能质量下降,不能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进行增效扩容改造。山西省水利厅以晋水电函〖2016〗243号文“山西省水利厅关于黎城县漳北渠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对项目初设进行了批复。

黎城县漳北渠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已于2017年2月开工,2017年12月完工。本次评价内容包括黎城县漳北渠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前后整个工程范围。

本项目总投资501.06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二、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及采取的治理措施

1、工程建设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在施工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存在的,若管理不当,将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1)生态影响因素

增效扩容项目总占地面积82666.71m2,电站建设在现有厂区进行,未新增占地,未造成新的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

2)施工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场地扬尘和施工道路扬尘。

(1)施工场地扬尘主要来源于露天堆放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和用于回填的砂石料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且需临时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扬尘。

(2)施工道路扬尘主要来自施工车辆行驶,施工过程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约占施工总扬尘量的60%以上。根据类比调查,距离施工场地100m处的TSP监测值约 0.12~0.19mg/Nm3

 

3)施工噪声

施工区噪声主要为机动车辆行驶(流动声源)、开挖(固定声源)等产生的噪声。

4)施工废水

本工程施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两大部分。

(1)施工废水对水环境影响

根据调查,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拌合系统废水收集于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生产,未外排,基本未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2)生活污水对水环境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高峰期施工人员为30人,生活污水最大日排放量为1.44m3,主要污染物悬浮物:300mg/L;pH 值7.8;氨氮:15mg/L;BOD5:150mg/L;COD:250mg/L。

根据现场调查,施工期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均用于场地洒水,未排入河流,未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

5)施工固废

本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源主要包括弃渣、废弃设备、生活垃圾。

(1)弃渣

本项目在原有工程基础上进行增效扩容改造,土石方工程量较小,开挖量约为3300m3,其中,填方1180m3,弃方2120m3,主要为拆除浆砌石等,统一收集后,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

距现场调查,施工期产生的废渣已全部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

(2)废弃设备

增效扩容项目淘汰设备全部外售给废品回收站。

距现场调查,增效扩容项目淘汰设备目前尚未外售,全部在厂区堆存。评价要求企业在5月底将淘汰设备全部外售。

(3)建筑垃圾

施工期产生的可回收废料,如钢筋、废木板等,应由施工单位回收;废建筑材料按照环境保护规范要求统一收集后,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

(4)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高峰期人员按30人计算,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以0.5kg/d 计,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5kg/d,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

1)初期蓄水

 

增效扩容改造完成后,电站引水发电将导致下游河道出现减水现象,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淹没占地

增效扩容改造项目挡河坝高度不变,为4.0m,坝前回水段水位增幅很小,无新增淹没面积,因此对周边土地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3)大坝阻隔

增效扩容改造完成后,对挡水坝下游至上遥发电站挡水坝之间河道径流年内分配有一定影响,对尾水下游河道径流年内分配几乎无影响。

挡水坝阻断了鱼类上溯的自然通道,对鱼类的自然交流产生影响。并引起坝下游局部河段和蓄水区流速、泥沙、水深、水位等水文条件的改变,使得水环境发生变化,改变了水生生物的生境,对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4)废水

(1)生活污水

本项目劳动定员10人,年工作天数365天,人均日用水量按120L/d、生活用水量为平均为1.2m3/d,排污系数按照0.8计算,生活废水产生量0.96m3/d,则全年生活废水产生量为350.4m3/a。污水排入旱厕,由周围农民定期清掏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

(2)含油废水

发电机组在维修及检修会产生一定量的含油废水,若这些含油废水进入河中,对河流有一定的影响。

距现场调查,电站未对这部分废水采取治理措施,评价要求设置隔油沉淀池对含油废水处理,清液回用,浮油集中收集于废机油收集桶中,并在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处理。

5)废气

电站建有1座职工食堂,设基准灶头1个,燃用石油液化气,为清洁燃料,污染物产生量较小。

烹饪油烟主要为食用油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和气溶胶污染物,同时油在高温下还会裂解氧化成醛、烯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电站职工定员10人计,用油量以47g/人•d计算,则厨房每天用油量为0.47kg/d。烹饪过程中分解、挥发量按2%计算,则厨房油烟产生量为0.0094kg/d、3.43kg/a。

评价要求厨房安装1台抽油烟机,风量为3000m3/h,去除效率要求在60%以上,则排放浓度为1.33mg/m3,油烟排放量为1.37kg/a,可以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要求。

6)固废

(1)生活垃圾

本项目固废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主要含有食品、纸屑、塑料等成份。劳动定员10人,年工作天数365天,人均日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kg/d、1.83t/a。

(2)废机油

电站年机油用量为1.0t/a,废机油产生量按使用量的10%计,为0.1t/a。

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危险代码为900-249-08。

现场踏勘,企业运营过程未产生废机油,未建设危险暂存间,评价要求电站建设1座2m2危废暂存间,对废机油、含油废水暂存,后由有资质单位收集处置。

7)噪声

本项目噪声来自设备噪声,在采取减震、厂房屏蔽等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三、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  

黎城县漳北渠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不涉及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电站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电站建成已运行,无明显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电站建设不存在环境制约因素。根据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以及运行期现场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前后未对流域内的水资源利用产生影响,工程建设带来的主要不利影响为施工期“三废”及噪声的排放对评价区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由于电站已运行,故施工期影响基本已消失;运行期将造成减水河段的水文情势发生变化。本报告书针对各环境要素提出了减免环境影响的补救环保措施及投资,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项目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控制的,能够达到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项目建设的各种不利环境影响可以得到减免。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公众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自本信息公开之后,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固定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了解项目情况。公众索取补充信息的期限:公告公布起10个工作日。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范围:受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村庄和居民,以及关注该工程的单位和个人。

主要事项:

1、对工程的总体态度,以及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对本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的意见和建议;

3、对本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

六、征求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及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请您在公示有效期限内,将您的意见以写信、发邮件、打电话等形式及时反映给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自本公示发布起 10个工作日内。

七、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黎城县漳北渠水电站

联 系 人:秦工

联系电话:13834292563

环评单位:北京中企安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联 系 人:曹工

联系电话:15103401543

分享